
《食品化学》杂志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颠覆了一些酿酒师对葡萄采摘时间的理解,实验证明13度以上的赤霞珠最迎合消费者口味,早摘迟摘赤霞珠都不尽如人意。
近几年低度酒开始风靡全球,但经口感测试,13度以上的红酒才是赢家。《食品化学》杂志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,迟摘赤霞珠相比早摘赤霞珠,更受消费者喜爱。
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机构将五款产自南澳葡园,采摘时间相差1—4周,酒精度相差11.8%-15.5%的赤霞珠给108位消费者品尝,证实13.6度红酒最迎合消费者的口感。消费者最不喜欢早摘葡萄酿造的酒,即11.8度和12.9度葡萄酒,最喜欢酒精含量居中的13.6度酒。早摘浆果酿造的酒表现出更多的红色水果与生青味,迟摘浆果酿造的酒呈现深紫色,带有黑色水果的味道,更为浓郁。
负责此项研究的凯伦·宾顿博士早先预计,试验中两款成熟度较大的葡萄酒,即14.2与15.5度酒因其风味与质地的关系,得到的评价会最好,“但结果出人意料。”
对于市场上推广的低度葡萄酒,宾顿博士解释称,低度酒通常都是采用较为成熟的葡萄酿造,之后再进行脱醇处理,这意味着低度酒最终仍保留着消费者喜欢的成熟风味。另外,消费者不喜欢12度酒与葡萄不成熟有关,比如酸度或生青味。
目前,凯伦·宾顿博士等人并不打算继续扩展该研究,因为每个品种和每个产区的最佳成熟度可能都会有所区别。凯伦·宾顿博士表示:“该研究的目的并不是给出一个绝对标准的最佳葡萄酒酒精度,而是让人们对葡萄的成熟度有不同的理解。”我们这项研究的结果是13.5%的赤霞珠,比它更低的黑皮诺效果又是怎么样呢?